靖地方”为名,正式向兖州各郡县发布文告,开始行使州牧的权力。
同时,他命令大军继续清剿残余的黄巾势力。
一时间,兖州境内,战云密布。
曹操的军队,如同滚雪球一般,迅速壮大。
越来越多的郡县长官和地方豪强,选择归附曹操。
李源作为记室,也变得更加忙碌起来。
他不仅要处理日常的文书工作,还要跟随曹操,参与一些军务筹划和文书起草。
他亲眼目睹了曹操如何运筹帷幄,如何恩威并施,如何一步步地将兖州纳入自己的掌控之中。
他也时常能看到郭嘉。
郭嘉似乎更加受到重用,经常参与核心决策。
他运筹帷幄,决胜千里,为曹操制定了许多重要的战略方针。
李源在协助处理文书的过程中,也能从那些机密的军报和郭嘉的批注中,窥见这位“鬼才”谋士的冰山一角。
然而,战争的残酷性,也远远超出了李源的想象。
他亲眼看到士兵们在前线厮杀,尸横遍野;也亲眼看到因为物资短缺,士兵们忍饥挨饿,甚至发生哗变。
他开始深刻地理解,他所处的这个时代,究竟是怎样一个充满了血腥、杀戮和不确定性的时代。
他的理想,似乎变得越来越遥远。
生存,保住自己的性命,或许才是眼下最重要的事情。
但他并没有完全放弃。
他利用自己记室的便利,偷偷地阅读各种书籍,不断学习,不断思考。
他相信,即使在黑暗的时代,知识和智慧,也总能找到一丝闪光的机会。
初平三年(公元192年)夏,曹操经过数月的苦战,终于基本平定了兖州的黄巾势力。
兖州,这块重要的根据地,终于彻底掌握在了曹操的手中。
而就在此时,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传来——长安传来消息,(李傕、郭汜)内斗,互相攻伐,京师大乱!
这对于曹操来说,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!
郭嘉的眼中,再次闪烁起兴奋的光芒。
一个新的,更加波澜壮阔的时代,似乎即将拉开序幕。
而李源,也隐隐感觉到,自己和身边这些人的命运,都将被这股时代的洪流,推向一个未知的方向。
第六章 迎驾之议初平三年的夏天,兖州新麦初熟,金黄的麦浪在平原上翻滚。
曹操的军帐扎在濮阳城外,旌旗如林,甲光映日。
经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