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的景象。
与外面流民的混乱不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
这让李源等人对曹操的印象又好了几分。
穿过几道营门,来到一座中军大帐前。
帐外有亲兵把守,见到校尉,立刻放行。
“郭先生,请进。
我家主公就在里面。”
校尉将郭嘉引进大帐,自己则躬身退到帐外等候。
李源等人则在营门外继续等待。
时间一点点过去,天色渐渐暗了下来。
营中燃起了篝火,映照着士兵们坚毅的脸庞。
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味,让饥饿的李源兄妹和流民们更加饥肠辘辘。
又过了许久,天色已经完全黑了。
郭嘉才从大帐中走了出来,脸上带着一丝难以捉摸的笑容。
“先生,怎么样了?”
李源连忙迎上去问道。
郭嘉笑道:“一切顺利。
孟德将军,果然名不虚传。”
他顿了顿,继续说道:“将军听说我带来了这许多流民,颇感兴趣。
他表示,愿意收留这些乡亲,编入屯田营,开垦荒地,自食其力。
至于我……”他故作神秘地笑了笑:“将军说,听闻我有些微末之才,想让我先……管理一下这批新来的流民,看看我的能力如何。”
管理流民?
李源有些意外。
这似乎并不是什么重要的职位。
难道郭嘉打算从基层做起?
然而,郭嘉接下来的话,却让他大吃一惊。
“对了,” 郭嘉看向李源,“将军还问起了你。
他说,听闻你精通经史,是个读书人。
不知你是否愿意留在帐下,做一名……记室?”
记室,类似于现在的秘书,负责文书、记录等事务。
李源愣住了。
他没想到曹操竟然会亲自过问他的情况,还愿意收留他做文书。
这对他来说,无疑是一个天大的机会!
留在军中,意味着他能更近距离地观察时局,甚至可能参与到历史的洪流之中!
但是……记室?
这和他匡扶社稷的理想,似乎还有些距离。
看到李源犹豫的样子,郭嘉眼中闪过一丝了然,笑道:“怎么?
嫌官小?
还是觉得做文书屈才了?”
李源连忙摇头:“不不,先生误会了。
晚生……晚生只是觉得,自己才疏学浅,恐怕难以胜任……呵呵,” 郭嘉打断他,“是不是屈才,做了才知道。
将军麾下,人才济济。
荀彧、程昱皆是经天纬地之才,你一时半会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