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尽量用客观的语气说道,“据闻曹将军为人刚毅果决,治军严谨,深谙兵法。
更重要的是,他心怀天下,不忍见百姓受苦,起兵是为了剿灭黄巾,匡扶汉室。
如今虽身处困境,但麾下将士用命,渐成气候。”
他顿了顿,补充道:“当然,乱世之中,没有绝对的善恶。
曹将军手段时而强硬,亦非完人。
但相比那些趁火打劫、祸害百姓的豺狼,至少……他是一面有可能凝聚人心的旗帜。”
说完,他看向郭嘉,眼中带着询问。
郭嘉赞许地点点头:“子渊所言,甚是精当。”
他又转向那群流民,语气诚恳地说道:“各位乡亲,曹将军虽然并非完美之人,但他确实是目前乱世中,少数几个有能力、有意愿结束这场浩劫的人物之一。
跟着他,或许不能立刻获得荣华富贵,但至少,能有饭吃,有片瓦遮身,有机会重新开始。
当然,前途如何,还需各位自身努力。
在下言尽于此,去留与否,全凭各位自愿。”
他的话,说动了那些早已走投无路的流民。
与其在荒野中坐以待毙,或者被乱兵裹挟,不如去投奔一位看起来更有前途的将军,搏一个未知的未来。
“我们愿意!
我们愿意跟恩公走!”
“恩公的大恩大德,我们没齿难忘!”
“曹将军若是能匡扶社稷,我等愿意终生追随!”
人群中响起一片欢呼之声。
陈老汉更是激动得老泪纵横,再次对着郭嘉深深一揖:“恩公大恩,我等没齿难忘!
我等愿随恩公一同前往兖州,追随曹将军!”
郭嘉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:“好。
既然如此,大家稍作收拾,一个时辰后,我们便启程南下。
路上多加小心。”
流民们闻言大喜,纷纷行动起来。
虽然他们的家当早已在逃难途中丢失殆尽,但此刻,每个人眼中都重新燃起了希望的光芒。
李源看着眼前这百十来号人,在郭嘉的振臂一呼之下,迅速凝聚起来,心中不禁感慨万千。
这就是所谓的“号召力”吗?
这位郭奉孝,果然非同凡响。
他也明白了郭嘉救下自己和妹妹,并带上这些流民的用意。
或许,郭嘉是想将这些流民作为自己投靠曹操的“投名状”?
或者,是想通过这种方式,观察和筛选一些可用之人?
<不管